close

 

 

雖然栗子多產於溫帶,位在亞熱帶的台灣卻也有少量的生產。事實上,台灣在民國初年時,先引進中國栗與日本栗培育,不巧的是,梅雨季節正是果實成熟期,以致收成品質不良,因為季節因素,栗子在台無法大量種植。

幸好,嘉義縣中埔鄉,因為緯度低等地理條件適合,從日據時代就開始種植栗子,成為目前唯一大面積種植並管理的地方,另外,由於它是全球緯度最低的栗子產區,加上台灣氣候及數種改良,所生產的栗子比天津栗子的甜度更高,贏得「黃金板栗」之稱。因產量少,其身價高貴不凡,吸引眾多饕客排隊搶購,是本地人口耳相傳的絕佳食材。

 

 

有毒vs無毒,如何區分?

 

我們平常在市面上看到的栗子,多數已經剝皮處理過,形狀像個矮胖水滴,非常討喜,讓人忍不住想吃它幾口!不過,要提醒大家,並不是每一種栗子都能吃!有種被稱為 Horse Chestnut(馬栗子樹)的栗樹,它的果實就不適合食用。如何區分呢?別擔心,分辨方法很簡單,可食用的栗實,外殼全身是尖刺,有點像東南亞的水果紅毛丹,只是顏色不是紅色,而是綠色或褐色且尖刺更銳利。

 

至於栗實的採收方式也很特別,由於栗實外殼的尖刺,雖看似柔軟,其實全是硬刺,一不小心就會被尖刺刺進皮膚,所以無法像一般水果能「親手採摘」,或「用手輕輕一掰」。一般說來,當栗實外殼開裂成四瓣、成熟之後,會從高達數公尺的高樹上落下,最安全的方法,就是拿著長夾子撿夾掉落在地上的果實,之後用剪刀小心剪開硬殼,就可以取出躲在其中的栗子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